2023 年 2 月 23 日
内容摘要
《黄帝内经》的“应同”之论,源于先民对自然的观察,哲学和医学实践。在发展中,又彰显为小宇宙论和全息观,并参与构建了藏象经络等重要学说,这也赋予中医学理论的意会知识特色。
关键词:应用 小宇宙 全息
以人身为小宇宙之论和自相似的全息观念,是中医学人体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此认识,经历了先民从观察世界到验天应人,从哲学到医学实践的漫长过程。
中医学的这一观念,《黄帝内经》概称之为“应同”或“通应”。《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通应”:“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唐代医学理论家王冰对此做了深辟的解释:“天地变化,人神运为,中外虽殊,然其通应则一也。”指出天地人,其“神”(而非形质)具有同一性而通应。《内经》以降,中医学就是循按这种人身应同天地的理念,去认识生命特征、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在理论上参与构建了藏象经络学说和五运六气,在临床上蕴变出诊法和治法,并创立了道术合一的养生保健体系。
一、应同观念溯源
人与天地应同的理念,被后世称为“小宇宙论”及“全息观”。引发此种理念,考厥由来与原初先民特定的现实环境,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以及医学家们至道在微的观察等相契因果,而转识成智的。华夏民族身处东亚大陆,以农牧为主,生产实践与观天授时、测气象、定方位等,要求人们顺乎自然,人与自然必须和谐一致,以此强调重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等认识。虽然也形成了“天地君亲师”的宗法传统,但是,其所推典的“人副天数”,认为人是“天”的副本,与“天”在构成上、节律节奏上是同一模式,这也强化了“应同”的观念。中国古代哲学从《周易》的先源占筮起,就究推天人,巫者以“天”的代言人而解说占筮。《易·系辞》讲:“与天地相似,故不讳。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鹖冠子·度万》说:“天人同文,地人同理。”《吕氏春秋》强调万物以全其天:“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里也。”(《孟春纪·本生》)在《有始览》中,还专设“应同”一节,论道“天地万物,人之一生,是谓大同。”“天地合和,生之大经。”《黄帝内经》中的“应同”之论,当是对其发挥。又在《周易》的64卦的义理中,已隐喻出一种系统思维的端倪:其中的任何一卦,都可堪为全64卦的缩影。古代学者在“人与天地相应”的理念下,进一步坚信天道是人类价值的最初来源和终极归依,生活生产劳动要“与天地同和”,其“大礼”的祭祀,也要“与与天地同节”。中医学在观察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时,从来就把自身置于天地及同在的动植物组成的大系统中,在联系中审视各种医学观象,不仅远向天空中星斗、云气,而且观察入微,揆度奇恒,从“恍惚之数”到“其形乃制”者,发现了人体的“藏气法时”和“各有部分”等生命现象,进而“援物比类,化之冥冥”(《素问·示从容论》),建立了“应同”的理论。
应同之论,是在哲学上突破了以前的“天人相类”而得到发展的。应同包括时律节奏的一致,质象的同构对应和生命个体本身的自相似性。《内经》的藏象经络学说是应用理论的典例。五运六气学说的原理也是应同。又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诊断与治法。宋明理学之际,太极为讨论的热点,太极理论与应同之说互渗互融,其论述更加言约旨远。如宋代朱熹提出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和万物统体一太极之论,说:“一太极在万物,万物各具一太极。”医家遂以太极论说应同的小宇宙观。如明代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说:“天地万物本一体,所谓一体者,太极之理在焉。”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相间矣。”又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人是小乾坤。”明言人是小天地、小乾坤。此际书画中的太极图,其阴阳鱼的鱼眼,也画成小的太极图。表达了应同具有自相似的层次性。太极的思想又为中医理论提供了发展空间。明清时代的医学家,沿阴阳鱼的思路提出了几种命门学说。高念祖以太极论药性,张志聪以太极论胚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术界籍助激光全息照片的涵义,推引出“全息”一词。中医界的研究者,注意到藏象理论中,在五脏六腑于面部投影映射,有自相似性对应的内容,遂有“全息藏象”和称谓[1]。
二、应同与藏象学说
应同是构建藏象说的理论要素之一。藏象原本于在“即器以明道”的认识路线而感知的五脏六腑的实体器官,以发展的过程中受易学的影响,《周易》为儒家文化“第一经”为之显学,以易象为“造化之象”,遂把脏腑提升为藏象,扩大了脏腑实体的内涵,包括从解剖直观所见的现象,到司外揣内等推理出功能的“意象”,和取法天地与之类比的“法象”[2]从脏腑演为藏象,是把对实体的认识层次,提升为实体加抽象的认识层次。既包括形而上者的“道”,也有形而下者的“器”,道器合体。藏象由是而成为“真而不实,虚而不假”的综合理论模型。藏象学说在构建中,不断融入与天地时空万物应同的内容、吸收、充实而递进。从《黄帝内经》各篇的记载看,有八卦藏象、六节藏象和五形全息藏象三种模式。
八卦藏象是脏腑应同八卦,见于《灵枢·九宫八风》,以全息的公度模式为特征[3]。《易·说卦传》即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的人身应八卦的说法。《易纬·乾凿度》进一步说:“人身应八卦之体,以应律历之数。”在《灵枢·九宫八风》则是脏腑应八卦,并和八方、八节、八风相应:小肠应乾卦,位西北,节立冬,折风;肾应坎卦,位正北,节冬至,大刚风;大肠应艮卦,位东北,节立春,凶风;肝应震卦,位东方,节春分,婴儿风;胃应巽卦,位东南,节立夏,弱风;心离卦,位南方,节夏至,大弱风;脾坤卦,位西北,节立秋,谋风;肺应兑卦,位西方,节秋分,刚风。此八脏八卦又应星历及“洛书”之数;乾6、坎1、艮8、震3、巽4、离9、坤2、兑7。是观北斗七星的历法,如《歇冠子》所云:“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复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此八卦藏象因粗扑神秘为以后其他的藏象所取代,但肝为震主升发,心为离火,肺主秋肃,脾主坤土,肾主水应冬等五脏特性及其应同之理则为所继承。九宫八风之论的“谨候藏风而避之”,成为堪舆术的理论依据之一。其测时定向占候,依然在术数家中流传,1978年,安徽阜阳曾出土九宫八风占式盘[4]。历代学人一直对八卦应同兴致不衰,清代,在王弘所撰的《山志》一书中,仍有“人身八卦”的专论。
藏象的第二种模式是六节藏象。易卦由经卦每卦三爻的八卦,发展到复卦每卦六爻的64卦。爻者“效”也。古代曾有将一年他为六季即六节的划分季节的方法。如《易传·文言》“乾卦之六爻,初九相当于周历之正月二月,夏历之十一月十二月……[6]”秦代及西汉初,“数”以六首善,《史记·秦始皇本纪》:“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贾谊说西汉初也“以六为法”认为“六则备矣。”《素问·诊要经终论》以六脏应六季,六脏是五脏与头(脑),到《素问·五藏别论》时,才把脑归入奇恒之府。《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名就显扬了“藏象”一词,篇中论述了六脏六器应同六季,三阴三阳、色味、其华、其充等。六脏是心、肺、脾、肾、胆和一个称为“器”者,它是“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此“器”又由六者组成,即“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六者之“器”通于土气,属于“至阴之类”。《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诸脏中,尤重视胆,认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全息藏象的理论见于《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藏生成论》、《五藏别论》及《灵枢》的《五邪》、《五阅五使》、《本藏》、《五色》等篇。五行全息藏象以五脏六腑应同五行为特征。五行是“五种势力的形式”,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材,在人为五德。[7]在汉代五行之论大兴于世之际,学者们自然顺势地以人身脏腑法象五行。所谓法象,即《易传·系辞》所言:“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具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白虎通》在讨论藏象理论构建时说:“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8]
应同五行的五脏,不仅有方位、时序、五气、孔窍、五体、五志、五色、五味、五音、五声等的应对,还论述了人身某一局部映像全身的自相似的特征。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部分”。例如《灵枢·五色》篇,描述了一个面部具有全身的缩影。中医理论还认为耳、眼乃至寸口脉都具有五脏六腑的缩影。又认为,有此构成,原因在于经络的“内联府藏,外络肢节”的功能。有人称这是全息递进制的分形模式。[3]应同观引进中医脏腑理论后,使藏象学说从客观知识变为意会知识为主的知识了。
应同观在《吕氏春秋》用为相马。其《恃君览·观表》记载古代有十个相马良工,分别从口齿、颊、目、髭、尻、膹物、胸胁、股脚、前部、后部不同的部位,“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特别指出像赵国的王良,秦国的伯乐和九方堙,更是这方面的高手。[9]在《黄帝内经》中,则依据应同的同构对应的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所谓同构,系指质料不同的事物其格局的结构相同,有“神”的应同,例如人的器官和他的图谱、X光片、CT片乃至模型的格局相同。既然局部与整体有自相似,可以从局部来测知整体,例如《素问·五藏别论》之气口“独为五藏主”,仅据寸口脉就可以察获五藏之信息。又如《灵枢·五色》篇,观面部“各有部分”之五色,就可知脏腑之病。后世发展起眼的五轮诊法、八廓诊法,也与此同理。
据应同的共效性特点,以其天人相应和自相似的理念,成为辨证论治的要则,以治疗“人之众疾”。临床用其以局部治疗全身,如针灸、推拿等。某脏腑有疾患,选择其应同的体、耳、头等部位之腧穴,以外治内,以上治下,以下治上,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其局部治疗来调节全身。
中医学所论述的“应同”,既以宇宙推自身,反之也可以自身推宇宙,此种相映在,《内景图》中,得到最为形象的表述。在人体的时间结构方面,也同节同应。《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尤其是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时节,患病之人的感受最为强烈。人类甚至有“节候病”,每到一定节气,即有相应的疾病再次发作。
在养生方面,《黄帝内经》据“应同”之理,提出了“顺时气,养天和”的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具体论道:“化不可待,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黄帝内经》认为,这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方法。武术家“应同”之理创立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法。
三、应同观的理论意义
“应同”的观念,在西方也有所论述,例如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身体一小部分损害,全身共感到疼痛,是因为身体的最大部分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之中。”在印度,佛教曾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之说。在佛经中,有“千手佛”和《化身五五图》的“无穷嵌套”的思想。但印度此论,只停留在佛教哲学的层面上,这些都没能得到继续深入地发展。在中国学术中能得到发展,嘉惠于理论和医疗实践相结合,在运用中不断开慧成智。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界对“全息”问题尤为关注。对生命全息现象主要有哲学解释,数学解释和系统论解释等。卡普拉据大乘佛教华严宗“相互渗透”之论,指出这是诸物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成完美的网络所致:“当将其中一个与所有其他相对照时,这一个被看成是充满了所有其他的,同时又把所有其他的都包含在自己之中。”[3]数学家在观察了“分形”(Fractal)现象后,研究无限复杂但却在一定意义下具有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命名为分形几何。以说明许多形态发生的自组织过程。李立希提出“递归构造n阶(n>5)”的数学模型冀以说明“洛书”类全息图自我复制的机制。[12]系统论的研究者,据系统的联系性原理,依其一个系统内部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具有联系和信息交换的功能解说自相似的全息现象. [13]近年来也有据小波理论研究脉象者,但尚没见有书面资料公诸于出版物。应同之理念,当代自然科学界也有相类的假说。1972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 洛弗洛克提出著名的盖亚(Gaia)假说:他设想,地球是一个庞大的有生命力的机体,大气、海洋、生命本身是它的身体机能[14]。可堪为“地人同理”之论。
“应同”观念以其“法天则地”(《素问·八正神明论》)和“藏气法时”( 《素问·藏气法时论》等)赋予医学以天人相应小宇宙的思想,又以“各有部分”之论,提出人体局部堪为整体缩影的全息理蕴。以此构建了中医理论的重要学说如藏象经络学说等。这也使意会知识成为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意会知识的特点是以局部推整体,从模糊感质本质,和难以言传性,是与客观知识相对峙而大异的另一类知识,对这些内容是应该着重而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孟庆云 祖国医学对生物全息现象的论述与现代系统论 [J]医学与哲学,1981,(4):27~28
2.孟庆云 论藏象学说的形成与特点 [J]中医杂志,1986,27(3):48~49
3.常秉义 周易与历法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79,89,253
4.严敦杰 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 [J]考古,1978,(5):338~343
5.王弘 山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99,27
6.李存山 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101
7.陈尊媯 中国天文学史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6
8.陈立 白虎通疏证 [M]北京:中华书局,1994,198
9.[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涤民译 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0.吕不韦 吕氏春秋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89
11.王新禧 分形艺术:科学与艺术的桥梁 [J]百科知识,2006,(8上):32
12.李立希等 中国医学科学管理论研究 [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23,432
13.孟庆云 至道在微——《黄帝内经》的全息观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2):11~13
14.张楠编译.关于科学、技术与未来你必须了解的50件事情[J].知识就是力量 199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