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25 日
当前我国医药工业形势严峻。主要问题是医药市场混乱,百业经药,政出多门。国营医药企业面临困境,约三分之二开工不足,三分之一亏损严重。假冒伪劣药品时见市场,坑害百姓。新药研究不断滑坡,后继乏药。中药研究与生产徘徊难前,洋药乘虚而入,抢占中国市场。我国人才、资源和财富严重流失。若不当机立断,大力整顿改革,前途将不堪设想。
为此,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药学专业的全体院士和20余位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振兴我国民族医药事业大计献计献策,日前由中国工程院呈报国务院,提出了以下积极建议:
一、理顺组织体制
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药品、食品、生物制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的检验、审批、发证、监督、执法等事宜。坚决克服政出多门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先全盘研究我国医药行业的形势和对策,特别是应该在体制和政策等重大问题上为国务院参谋运筹,借鉴国际经验,制订相应的法令和政策,理顺体制,协调全国,振兴民族药业,使医药行业走上自主研究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分清“政企分开”和“科企结合”的关系,逐步形成“官、产、学”三者职能清楚,互为合力的良性体制。
二、加强基础建设
改革现行医药行业体制,完成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造,按国际标准建立若干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出口创汇。加速新药研究与开发步伐。建立和完善专业筛选中心,形成全国药物筛选网络体系。按国际标准建立安全性评价中心,按国际标准建立新药临床药理基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药物筛选高新技术,发展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三、开发现代中药
本着“安全、有效、可控”的原则,鼓励不同途径研究中药新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慎重选择若干久经考验、举国公认的中药复方,组织全国技术力量,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示范研究,再由政府颁布法令,责成全国药厂按此要求,重新研究、评估、申报、审批。实现中药制剂规范化生产。积极开发“现代中药”,推动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按国际传统药物的要求,先改建或新建一批中药厂,推出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务求逐渐增加国际中药市场中我国产品的份额。积极开发传统民族药物。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中药知识产权的内涵,寻求有效保护途径。
四、整顿医药市场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经销。整顿、评估现有的药站、药店。取缔一切无执照经营单位。吊销一切非法经营者的执照。制订法规,对医药行业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坚决抵制自由化倾向。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应该采取特殊的经销管理办法。除大众用药外,均应遵照医生开方、药师发药的原则。禁止不正当宣传。逐步实现药品经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尽快使扭曲了的医药市场重返正道。
五、调整进口政策
进口药品和三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在管理上应与国产药品一视同仁,不得例外。新药申报,应与国产药同样审评;价格制订,应与国产药同样标准;税收上缴,应与国产药同样执行;回扣红包,应与国产药同样禁绝;假冒伪劣,应与国产药同样打击;违法乱纪,应与国产药同样严办。坚决克服当前对进口药品过于优惠的现象。今后,在品种上,可进可不进的,不进;利益上,可让可不让的,不让;对国内制药企业,要扶植幼小,但不保护落后;积极鼓励正当竞争,坚决打击歪门邪道;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弘扬爱国主义,振兴民族药业。
六、改革投入机制
制药工业永远是“朝阳工业”。新药研制更是制药工业的生命力所在。国外大制药集团积极研制新药的根本机制在于利益驱动。我国应本着“国家启动、企业主动、市场驱动、院所推动”的精神,保证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加速科研、生产的体制改革,转变运行机制。通过融资改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自身运行规律。克服当前做新药都要向国家要钱的状态。国家政策要促进实施“谁投入,谁得利;投入越好,得利越多”的机制。 (原载于《中药事业报》1998年8月12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