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25 日
1、巨大的中医药需求市场
据有关部门组织对8万多农村居民的逐个调查结果表明,希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43.92%,单纯希望西医治疗的占34.21%,其他占21.88%。按我国有13亿居民计算,就有5.7亿人要求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国每年国内中药销售总额均达几百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难得的中医药需求市场。
2、百万传统医药大军
经过50年的建设,遍布中国广大城乡的中医中药保健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到1998年底,全国卫生部门共有中医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14380人,其中中医339666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医术精良的医师和专家,还有50多万从事中药生产和供销的职工,传统医药行业堪称百万大军。
3、中医医院是医疗保健中十分重要的力量
1998年我国有中医医院2629所,设置病床260386张,有职工397235人。20多个省市普及了县级中医医院。“五五时期”中医医院由1975年的160所增长到1980年的678所,年递增率33.48%;“六五”时期由1980年的678所增长到1985年的1455所,年递增16.9%;“七五”时期由1985年的1455所增长到1990年的2141所,年递增8%,这些在中外西医医院发展史上没有过的高增长率,都反映了社会对中医医疗的巨大需求。1998年中医医院门诊接诊1.9353亿人次,收治住院343万人,治愈了很多疑难疾病,他们还承担了大量的救灾防病、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此外,我国还有288所中医门诊部和许多小型中医专科医院,中医中药已是中国卫生保健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4、农村欢迎中医药
我国农村目前有5万多个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乡镇卫生院。全国卫生院有中医药人员近17万人,约占卫生院医药人员的三分之一。据对四川、湖南部分乡卫生院的随机调查,中医门诊量占卫生院门诊量的53%。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查,农村就诊人次中,中医药治疗者占了34.55%,许多农民反映吃中药的习惯是几代人一直传下来的。近年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批卫生院办的中医专科和中医专科医院,一个好专科救活一个卫生院的例子屡见不鲜,仅山西省农村就有这种小型中医专科医院196所。如由中医乡村医生扬文水创办的稷山县骨髓炎医院,摸索出一套较为理想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医疗法,治愈2500多个患者,无一例截肢,在本村建起了有500多张病床的中医专科医院。
5、乡村医生普遍应用传统医药
在我国的73万个村卫生室里,活跃着972288名乡村医生,由于农村中草药随处可得,加之多年来对“赤脚医生”的多次培训,目前乡村医生中有40~50%的人在使用西药的同时使用中药。
6、中医科是西医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我国有7千余所西医医院,95%的西医医院设有中医科或中医病房。1996年,全国西医医院中医科有病床71838张,接近于全国中医医院床位总数的三分之一。据卫生部调查,在城市西医医院的门诊量中,中医科占22.86%;在农村西医院,中医科占22.3%,城乡中医科均占西医院门诊量的五分之一强。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的使用也是大量的。西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收入约占30%左右。近年有一个新现象,许多西医医院的院长不愿砍掉而要扩大中医科,扩大市场和增加收入是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7、民族医药功高绩显
我国有着多种民族医学,如藏医、蒙医、维医和傣医等,都有很长的历史和自己的理论体系,壮、苗、瑶、彝、朝鲜等民族也拥有大量的民间草药和医疗手段。目前,全国的民族医药人员已达10442人,其中国家编制的民族医医生6114人、民族药剂人员2867人,民间医生1461人,这还未包括民族制药厂的技术员工。全国已经建起民族医医院132所,设床位4564张,其中藏医医院57所、蒙医医院39所、维医医院30所、其他民族医医院6所。 我国已有几十家民族制药厂生产民族药品,规模最大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建成投产,使民族药品的生产由几千年的传统手工操作步入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行列。近年一批藏药火爆京城,已进入了北京市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由于很多民族地区自然经济条件较差,在那里民族医药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卫生保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载于《民族医药报》1999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