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25 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来,我国中医中药事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改革与开放中大步前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好历史发展时期。
政策与管理
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转发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的批语”。邓小平同志在文件上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这个文件对解决“文革”后中医后继乏人与事业恢复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党的中医政策的6个基本要点。1982年,国家将“发展我国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写入了宪法总纲。从1983年开始,四川等2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召开了大规模的振兴中医大会,形成了全国性的振兴中医热潮。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中医管理局,这是对我国卫生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中医发展的里程碑。1988年国家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行中医中药统一管理。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决定,将“中西医并重”列为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制定《中医中药发展条例》。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并发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性号召。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已形成一支数量较大的中医药科技队伍和遍布城乡的医药服务网络。卫生部门中医药人员由1978年的34.6万发展到97年的52万,加上医药部门的50万中药人员,一起号称“百万大军”。
遍布城乡的医疗机构与服务
全国中医医院由1978年的447所迅速发展到2594所,增加近5倍。病床由3.4万张增长到25.4万张,增加6.5倍。此外还有中医门诊部313个。中医中药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1997年县以上中医医院门诊接诊2亿人次,住院治疗324万人。他们还承担了许多社区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救灾防病等工作。我国各西医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有中医科,中医科的门诊量占西医医院门诊量的22%,床位占其总病床的5—10%。中医中药承担了我国广大农村三分之一的门诊量和四分之一的住院服务量。在5万多个卫生院里有17万多中医中药人员在辛勤工作。农村97万乡村医生多数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病防病。
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
我国中医药事业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高等中医药院校由1978年的22所恢复发展到30所,其中有大学7所,民族医学院校3所,结束了中医自古以来没有大学的历史,有的大学还进入了国家跨世纪“211工程”。开办了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22所高等西医院校设置了中医药系或专业。已经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教育层次。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1990年为500位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后,今年又为557位名老中医选配了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1998年开始,用3年时间为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培养3000名专科(专病)业务骨干。函授、自学考试、专家带徒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提高。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是经济也是医药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中医药事业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快速发展。全国中医中药研究院所由1978年的36个发展到1997年的170个。有6个中医药学科列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和“经络的研究”被列入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备项目。国家在北京和广州组建了“国家新药(中药)临床实验研究(GCP)中心”,将使我国中药研究进入现代高科技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仅1978年至1994年,中医药科研成果就有500余项获得部局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获得国际奖励。还原青蒿素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及针刺麻醉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人工牛黄、人工合成麝香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甘草的人工种植,为资源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20年来,中医药行业在医疗、科研、工业、贸易方面的联合与重组富有成效,科技面向医疗与生产、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使科技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一部分科研机构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例如,中国中医研究院拥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4千余名职工,其中正副研究员及相当技术职务人员达6百余人,下设科研、医疗、教学等单位17个,成为中医药科技的“国家队”。
欣欣向荣的中药“朝阳”产业
市场经济为我国的中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可以确定的中草药已达5000余种,全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每年约有50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不包括木本药材面积),产量约40万吨。全国有684个中成药厂生产4000多种中成药,有40多种剂型。另外,还有1500余个加工厂生产中药饮片。1997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79亿元。全国有中药经营企业3万余个,1995年国内中药销售总值达到133.9亿元。中药以其确切的疗效和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国民的欢迎。
我国中药工业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疾驰,已有两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11家商业企业通过了中药GSP验收。根据抓大放小、择优扶强的原则,启动了《中成药工业重点国有企业(五十强)行动计划》,一批绩优企业弄潮商海。优质服务的“放心药店”享誉大江南北。
健康发展的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骨干队伍,招收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涌现出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沈自尹,工程院院士吴咸中等一批著名专家。有40所省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病床8875张。大部分西医医院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项目。一些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中西医结合抢救多脏器衰竭、坤制剂治疗白血病等得到世界公认。
我国民族医药近年来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国民族医药人员已达10442人,其中国家编制的民族医医生6114人。全国已建起民族医医院134所,设床位4629张,其中藏医医院56所、蒙医医院41所、维医医院30所、其他民族医医院7所。第一个民族药标准—藏药标准已由卫生部颁布,一部分藏药已进入北京市医院用药基本目录,“奇正消痛贴”还在日内瓦获得国际发明金奖。我国已有几十家民族制药厂生产民族药品,规模最大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建成投产,使我国民族药品的生产由几千年的传统手工操作步入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行列。
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
随着中国的开放,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我们通过医疗队和合作办医的形式派出许多医务人员,为各国提供中医药服务。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国建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仅北京、上海和南京三个中心就为海外培养了2千多名针灸人才。WHO1985年在广州召开了“传统医学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区域性研讨会,推广中国的经验。1991年又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确定了“传统医药日”,通过了“北京宣言”。在来华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研究生中,学习中医药的占第一位。经国家教委批准,天津中医学院还建立了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WHO向世界各国推荐使用传统医药,并建议对43种疾病采用针灸疗法。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先后在我国成立,这是最早将总部设在中国并由中国人担任主席的两个国际性学术组织。中药是我国独有的出口创汇商品,已经出口到130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6亿美元左右。
近年我国中医药外事工作出现三种新变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过去的民间转向政府;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从过去的第三世界转向发达国家;中药对外贸易从过去的少数企业转向大规模的群体化。
(原载于《中药事业报》1998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