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台湾的中医中药事业(1996年)

2023 年 2 月 25 日

  1 中医中药行政管理    
  台湾的中医中药工作原来由“卫生署”的医政处、药政处负责管理。1971年6月,“卫生署”内设置了中医药委员会,但这个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而不是行政职能部门,他“负责对中医药发展工作之进言”。到1987年,中医药委员会才成为一个行政管理部门,“掌理中医中药各项行政业务及研究发展工作”,并实行中医中药统一管理。
  到1995年底,台湾共有中医医疗机构2032家,其中中医医院99家,中医诊所1933家。台湾登记在案的中药销售业者(药店)有9321家,中药制造业者(药厂)251家。台湾中、西医院的中医和个体诊所的中医人手一台电脑,并且全部联网,“卫生署”建立的全岛中医师资讯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所有中医师的业务工作动态。  
  2 医疗保健制度   
  台湾实行全民保健,即全民免费健康医疗保险制度。具体分为两种:对工人与农民实行“劳工保险”;对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公务人员保险”,称为“劳保”和“公保”。以前台湾当局规定中医中药在“劳保”和“公保”中一律不准报销,经民众与公务人员多次呼吁上诉,从1987年开始在部分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部和中医伤科诊所搞试点,准予中医中药报销。同时,“卫生署”做了大量工作,统一规范了全体中医医疗机构的病历、病名、术语和方剂等,并配合劳委会等多次进行访察与评估,后来于1993年全面开放了.“劳保”和“公保”的中医中药“给付”,即报销。2032个中医院和中医诊所中,承担健康保险特约的有1725家,到社会上的个体中医诊所看病均可报销中医药费用。但是,主管部门对此有一系列严密的规定,例如,一般疾病治疗给药不超过7天,22种慢性病最高给药不超过30天,每天门诊诊疗费不超过210元台币,用药要依据《全民健康保险中药用药品项表》范围,滋补等药品不予报销。有关规定相当具体明确。(注:1元人民币约折合3. 2元台币)。
  3 人才培养
  台湾中医师的来源一是在“中国医药学院”办有7年制中医学系和5年制学士后中医学系,该院正在筹办中药系,二是对无学历的社会中医由考试院考选部举办中医师特种考试,考试前先要接受8个月的基础医学训练和10个月的临床诊疗训练,再经笔试考试及格方可取得中医师证书。“卫生署”配合考试院,在“中国医药学院”对这批人分期进行正规训练。这种考试每年举行1次,先进行“检定考试”,及格后再参加“特种考试”,每年录取50至100人。目前台湾领有中医师证明的共4615人。 
  “卫生署”每年督导各级中医师公会举办“中医临床病例研讨会”,督导中药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组织中药从业人员的训练,对中医中药在职人员进行各种在职教育和训练。 
  4 医疗机构   
  台湾的中医医疗机构均未开设中医病床,甚至每日上千门诊量的中医院亦无病床。“卫生署”正在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察组此次赴台即应邀交流大陆中医病房的设置与管理做法。台湾积极推进省和市级西医医院设置中医部,以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一批大的西医医院都有中医部,但也无病床。台湾经过特种考试发证的传统中医一般都在个体诊所执业。中医系的毕业生一部分到中医院和中医部执业,一部分开个体诊所。
  5 临床科学研究   
  台湾采取组织多学科、大投入、专病种、逐个突破的临床研究模式,组织了多次大兵团攻关。1981年实施《中医药与针灸对肝炎之研究》5年计划;1984年实施《中医药治疗肾病症侯群研究计划》;1986年实施《中医药治疗哮喘之评估》等12项计划;1990年实施《补气药对于经化学或放射线治疗后病人免疫力之作用》等10项计划;1991年实施《四物汤造血机能之探讨》等24项计划;1992年实施《中药抗敏方治疗小儿气喘之研究》等17项计划;1993年实施《万灵膏对折断骨早期疗效的研究》等26项计划;1994年实施《针灸用针规范制定之研究》、《中医治疗单纯疱疹之研究》等23项计划。   
  6 中药管理与研究   
  台湾提出的方针是:中医现代化,中药科学化。中药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推广使用浓缩提取颗粒剂。台湾从50年代起研究开发颗粒剂,目前已具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到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远远超过大陆药材和饮片的出口总金额。台湾规定,用中药浓缩颗粒剂和中药片剂、胶囊、口服液可在“公保”“劳保”中免费报销,而用中药饮片一律自费。  
  台湾几十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中药标准、药效和工艺方面的研究。1974年开始进行台湾药用植物普查和引种栽培研究。后来又开展了中药材种质源库、中药材品质管制、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定量、中药材之鉴定、中药药效成分之生物活性评估等大型研究与项目。尤其是编纂了《中药典范》一套4册。  
  台湾对中药生产管理严格,药厂未达到GMP标准的不准生产和销售。药厂产品在上市前要先报“卫生署”检验和审核,上市后要接受“卫生署”的追踪抽查和严格的品质管制与药政管理。为推进中药制造业的大幅发展与提高,从1990年开始实施《促进中药发展计划》,要用8年时间完成以下重大项目:制定中药标准方200个;以自由申请认证方式推动中药厂实施优良药品制造标准;中药许可证电脑化;制定中药监督试验办法;制定中药材品质参考规格标准;薄层层析检验的普及;高效液相层析定量检验方法之落实;中药对照标准品之供应规则;中药药效之再评估;保险用药给付(报销)之配合等。   (原载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1997年第9期,《中医药国际参考》总第8期1996年8月15日, 作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