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学府昆仑 珞珈风华

2024 年 11 月 22 日

网上中国最美大学排名,前三位是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坐落在武昌珞珈山上,珞珈山是一个较大的山,有十几个山岗,武大覆盖了整个珞珈山,所以,武汉人说武大,就指珞珈山,说珞珈山,就指武大。

我从小生长在武昌大东门的工农街,坐公共汽车到武大就四站地。后调到北京工作已近四十年了,今天又故地重游再访武大珞珈山。

一、百年武大

武汉大学是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历史悠久,大家云集,名人辈出,享誉五洲。

武大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迄今131年。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现在是国家“985工程”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高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设有六大学部34个学院,有3所三甲附属医院,130个本科专业。有院士17人,专任教师3700余人,各类学生10万余人。为新中国培养了70余万各类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1928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筹委会确定武昌东湖珞珈山一带为武大新校址。李四光邀请美国著名工程师开尔斯来汉做武大的整体规划设计,历经一年多完成。新中国建国时,毛泽东邀请李四光从美国回国,后任其为地质部部长。

二、风华珞珈

武大的设计与建筑,借助珞珈山和东湖天然环境与气势烘托,融中国古典建筑精粹与西方建筑菁华于一体,气势宏大,布局精巧,方圆交融,高低有序,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学术功能与珞珈盛景诗意交融,浑然天成,结合老斋舍、图书馆、樱顶等武大标志性建筑,美轮美奂,别具一格,郭沫若盛赞其为“物外桃源”。有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周恩来故居,郭沫若、郁达夫、蒋介石别墅等。山峦巍峨,平湖秀丽,在这里春看樱花,夏游东湖,秋赏红叶,冬品梅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三、人文昆仑

武大之美,在风景;武大之盛,在人文,武大之魂,在家国情怀。一百多年来,武大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30多位武大学子是辛亥革命的主将和功臣,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是武大学人(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周佛海)。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武大是最早声援的高校。1927年大革命席卷全国,武大是革命的红色阵地。1938年国共两党要员齐聚珞珈山,武大是团结抗日的重要基地。冯特民、李汉俊、陈潭秋等近百名武大师生,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四、学界江海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武大人的治学境界。学子在这里闻鸡起舞,皓首穷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是一代代武大人沉潜学问,探求新知的风骨,他们撑起了武大的脊梁,塑造了武大的精神,武大注重中华文化传承,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原创观点和前瞻性的国家扛鼎之作,成为国家的智慧团和思想库,王世杰、王星拱、韩德培、吳于廑、谭崇台、周鲠生、李国平等,既是武大的传薪者,也是国家大栋梁。在北斗卫星导航、载人航天、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南北极科考等国家重大项目中,都有武大人的贡献,他们创造了诸多个中国第一。这是一所既厚重古朴,又青春飞扬的大学;一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一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大学!今天的武大风华正茂,它正以顶天立地的豪迈情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负笈江城,进斯校新苗沐雨;建功华夏,出此门大树成材。我在武汉大学牌楼前留影,“国立武汉大学”这几个字是著名书法家曹立庵先生题写。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孔雀蓝琉璃瓦,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琉璃瓦,喻学术崇高。

古风楚韵,建筑极品,林木葱茏,夏绿秋红。“试看今日天下,谁敢缚虎吞鲸?待我珞珈少年,东湖浪子,一飞则星汉落,一啸而世界惊!”摘自金民《武汉大学百卅年校庆赋》。

古典优美绿瓦白墙的武汉大学行政大楼,樱花盛开,落英缤纷,令人陶醉,流连忘返。(照片选自百度图片)

雕楼入云,樱花似锦。(照片选自百度图片)

祥云环绕,绿树掩荫,中西合璧,蔚为壮观。(照片选自百度图片)

蓝天碧楼,林密叶茂,庄严肃穆,学子圣地。武大学人有骥骜之气,鸿鹄之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武大“九一二运动场”,毛主席1958年9月12日视察武大,这是他一生中视察过的两所大学之一,在此接见了武昌几所大学的学生,因此得名。操场正对武大地标性建筑行政楼,气势恢弘,也是举办校园音乐会的绝佳场地,浪漫夜晚,动听的音乐和运动交相辉映。

构梁之木,十载可成;治国之才,百年乃树。易中天和雷军等一大批学界翘楚和商界精英均从这里走出来。

众人赞不绝口的武大老图书馆,是武大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它的美丽不仅在画角飞檐,琉璃碧瓦,更在底蕴醇厚,学脉绵长。(上2张老图书馆照片选自百度图片)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由爱国人士陈万林的几个商界成功子女捐建。

我在万林艺术博物馆楼顶的观景台留影纪念。

武大步步是景。我不经意间用手机随手一拍美如秀女的东湖之滨的武大校园一角,姹紫嫣红,倒影蓝绿,美得沁人心脾!

风格独特的中式建筑“老斋舍”,即当年的学生宿舍。意在学子不慕繁华,潜心向学。

庄重明快简洁大方的武大校徽,“武汉大学”四字为毛泽东所书。

李达,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师。1920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即与陈独秀张国焘李汉俊等人筹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一大”上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1922年应毛泽东之邀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大学校长和武汉大学校长,并任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任武大校长期间,在文革中受残酷迫害,危急之时给毛泽东写一短信“┄┄主席,请救我一命。”但那种情况下此信根本送不到毛主席处,不久被迫害致死。

闻一多是民国时代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爱国进步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塑像由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字

1938年夏,周恩来(前排左三)、邓颖超(后排右四)、郭沫若(前排左四)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人员及在汉文化界人士在珞珈山“十八栋”合影(前排右一为田汉,右三为阳翰笙,后排右一为胡愈之)

1963年,郭沫若(右四)与夫人于立群(右五)等人在珞珈山旧居前留影。

已经下午五点钟了,我从湖滨路往校外走,快到波门校园出口的地方,看到一个湖滨食堂,就走进食堂二楼,二楼是对社会开放的,一楼是对武大师生开放的,结果,我要了“四菜一拼”和一份米饭,才13元,又要了一大杯热饮“绿豆沙”,3元,汉风楚味非常好吃!16元吃了个腹饱,喝了个美好!想不到在大武汉的大武大,居然还有这么价廉可口的饭菜!

 

敬告朋友:武大为保证学生学习环境与校园秩序,每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对社会和游客开放,樱花绽放时节赏樱时间另见公告。

 

2024年11月5日写于武汉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