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16 日
树本乎根,水本乎源,人本乎祖。陈姓始祖舜帝,其32世孙阏(yān)父锻兵器助周武王灭暴君商纣,后武王功成,封阏父之子妫(Guī)满于陈地(今河南之淮阳),并赐女为妫妻,妫满因封于陈而被尊称“陈胡公”,陈姓自此而始,现为华夏第五大姓、台湾第一旺族。历代陈姓英雄辈出,俊才荟萃。秦陈胜起义,汉陈平拜相,晋陈寿著《三国志》流传青史,南朝陈霸先建陈国称帝,唐僧陈玄奘西域取经,陈子昂诗文天下,宋陈尧叟封宰名臣……近代陈其美、陈独秀、陈嘉庚、陈望道、陈毅、陈云等名闻遐迩。
吾村陈姓源流,原存家谱详记,文化大革命之“破四旧”,将族谱尽焚,千古遗恨。据老辈追忆,本村陈氏源溯明代,由赣庐山县太平乡长乐里(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迁来鄂之阳新县,后由阳新县迁来此地,村名原为柳树林村。简臣村之祖陈三祖为一武将,面赤若关羽,拼死救驾立功,获赏封臣,故后更村名为陈简臣庄。康熙大帝平定四夷,军粮告急,吾村族人陈德洲、陈德明德高望重,率四乡百里村民节衣缩食,捐粮献布,帝御赐《熙朝義举》大匾,惜此镇庄之宝亦毁于“文革”。
吾村属陈姓颖川系“义门”支,“义门”始于南唐,史载当年本姓“一十三代同居五百余年,聚丁三千七百余口,内外雍和,立家法三十三条,循守不紊,人无殊志,室无殊财,厨无异馔,百犬同牢(屋),一犬不至则诸犬不食。(帝)诏免本户(姓)征税及贷米贰千余斗”。“义门”乃敕封。
国无史不立,族无谱不传。改革开放,政通人和,族人共议,修谱建祠。千古盛举,其义有三:一曰“百善孝为先”,建宗祠以供奉祭祀祖先,保存族谱,一脉相传,孝悌永继,积攒功德,荫福子孙。二曰弘扬爱国报国兴族建村之精神,彰表为国为村有贡献之俊杰,教育子孙继往开来。三曰为本村开会议事、文化教育与婚丧嫁娶之所。
2015年4月18日宗祠破土,10月竣工。徽风鄂韵,白墙黛瓦,重檐飞椽,雕梁画栋,瑞云祥照,高香燃烛,辉映小桥流水,绿树农家,良田万顷,稻丰鱼肥。蒙陈泽树陈泽林兄弟将旧屋地基置换,于斯立祠。宗祠建筑面积四百平方米,堂高十三点五米,内分上下两层,范建良之古建公司承建,造价一百三十万元。全村内外男丁七百余人人捐一千元,更有数人解囊万至十万元,共襄善举,功德千秋!
今祠既立,族脉永续。嘱我族人,勿忘祖仪:礼信仁智,立身绳墨;忠孝节义,重若千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非吾所有,一毫莫取;恻隐之心,普救含灵;勤奋立家,术业当精;孝悌宽容,儿孙成群;中华圆梦,国强族兴;薪火相传,永飨祖庭。族训张列,切切遵循!
陈氏子孙陈先元字珞珈跪拜谨撰
二零一六年一月八日
徽风鄂韵,白墙黛瓦的陈氏祠堂。
高大宽敞的祠堂内部,分为上下两层
这是供奉本村神龛和祖宗牌位的地方,本村或从外地回乡扫墓祭祖的陈氏后人,到本村的祖坟山上去上坟扫墓之后,都要到这里来祭拜祖宗。
我们村是陈姓“义门陈”系下面的一支。
受本村父老乡亲之托,我到国家图书馆和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义门陈村”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走访了村里许多长辈贤达,撰写了这篇“陈氏宗祠肇建记”,村里将其嵌在祠堂一进门左边的大墙上
祠堂里墙上的正能量宣传内容
楚风汉水舜帝后裔三千年耕读人家
江西湖北义门陈氏十五代后继有人
仁义礼智信立族根本
忠孝俭德勤做人绳墨。
陈珞珈撰以上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