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 13 日
吃年夜饭
民间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极为看重的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为了这顿饭,很早要通知子女儿孙从各地赶回来,提前几天准备菜肴酒水。除夕之夜,全家人长幼齐集,在灯火下团团圆圆吃一顿团圆饭,亦称“合家欢”,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重要习俗。家里有的人实在不能回家时,在家的人也要给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双筷子。年夜饭后,全家人围炉烤火(现在多为点灯看电视)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数已不如此了),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发压岁钱。南方人的年夜饭一般要做十几到二十多道菜,北方人的年夜饭一般也要做十几道菜。主食南方人以米饭、年糕和汤圆为主,北方人以饺子为主。吃完年夜饭后,初一的早晨,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便开始了。初一开始,北京人爱逛庙会,到大钟寺敲永乐大钟,到潭拓寺和雍和宫去烧香。
不少地方在吃年夜饭时还搭配许多副食品,以谐音或形状来祈求吉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羊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台湾称除夕为“二九暝”或“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要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堆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等。还要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子上和炭炉上贴着红纸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后全家人就开始守岁。到了初一,全家老少就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迎春接褔。
香港人吃团年饭时,多数菜名都含有吉祥如意的名字。大年初一,他们爱到市场上逛花市买花,贴春联和年画,舞龙舞狮,走亲串友拜年。澳门人吃年夜饭也很丰盛,然后是守岁,然后是逛花市。澳门的花市很热闹,多是桃花、水仙和盆竹,花开宝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大年初一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了未婚人都要给“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做“开年”,要吃“开年”饭,必须有发菜、生菜、鲤鱼、意思是生财利路。
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时画二神于桃木之上,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宋代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昶在除夕时令手下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写得他不满意,便亲笔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对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簪云楼杂话》说:“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朱元璋)微行出观”。他喜爱春联,并下圣旨推广。据说有一次他化装出宫看春联,见一户未挂春联,一问是个杀猪阉猪的屠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那阉猪的屠户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那屠户从朱元璋的“马脸”上看出是当今皇上,舍不得将这副“御宝”贴到门外,就挂到祖宗牌位两边了。据传某年春节后乾隆下江南时路过通州小镇(今江苏通州市),想到紫禁城外也有一个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于是出了一联让随行大臣们作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大臣们无一人对得出来,不料一小侍从平素勤学,眼见通州城里满街当铺,当即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大喜,奖其官升三级。
民间有些春联写得也很有意思。如一个鞋店的春联是: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轻重要分清,横批是——始于足下。一家理发店的春联更妙:提起刀人人落发,拉下水个个低头,横批是——改头换面。
放爆竹
说到过年放爆竹,在中国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作为中国人几千年的一种风俗,我这里给您唠叨唠叨它的由来和小史。
过去过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那是春节一道必不可省的程序,没有爆竹就没有过年的热烈喜庆气氛,犹如席上无肉,宴中无酒,好似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或热闹非凡的风景线。
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到后来,由于社会和民俗的进化,爆竹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火药发明以后,从烧竹子发展为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炸开后响声贯耳,纸屑飞扬,火药香四溢,于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后人们又用麻(南方一种用来做绳子的植物)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称为“编炮”。因其声音清脆如鞭响,故也叫“鞭炮”。在“鞭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各种花炮乃至烟花。二是爆竹的功能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宋朝臣相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美酒)。”因此过去老百姓认为不放鞭炮不喝酒就不算过年。
过去放爆竹是有许多讲究的。大年初一早上一开门的时候或出去拜年的时候要放“开门爆竹”,又叫“开财门”,一般放一挂鞭炮。若未放开门爆竹就出门去,视为不祥。除夕年三十晚上祭完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之后,全家关上门吃团年(团圆)饭,放关门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挂鞭炮,然后合家围坐谈笑、吃杂食、守岁到半夜或天明。
各朝重爆竹,明清出烟花。明代的烟花制作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从高度、品种到造型都相当不错。明人张时辙在《陈都阃宅看烟花》诗中,对烟花燃放空中的景物作了生动的描绘:“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真有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到了清代放烟花的规模更加盛大,工艺和花型变幻精美无比,民间、官府和佛教界逢年过节都要大放烟花,尤以宫廷的烟花最为壮观和盛大。外国没有爆竹但有烟花,《大美百科全书》载,1879年已有一种烟花,可以放出人的轮廓样子来。现在又有用电脑控制燃放的烟花,但我还是觉得“洋务不及国粹”,要不然各国何以争相到湖南浏阳去买烟花呢?
前几年我国的少数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这种风俗只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着。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此风愈浓,动辙放五千响一万响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后,千家万户鞭炮齐鸣,震耳欲聋,火树银花,红飞绿撒,真是改革盛世的一大盛景。在刚实行“禁放”的一些城市,很多人还真不习惯,偷偷摸摸的放,有的人为此还想了不少办法,比如举家开车到乡下去放鞭炮。其实,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形式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既然不准放,对于心中的留恋您就得从方式上想点辙。有的人就比较聪明,弄盘录音带放放——听鞭炮声,或用踩小气球声当鞭炮,有的干脆买几串工艺品鞭炮挂在客厅里看鞭炮、想鞭炮┄┄不但安全又一点儿不影响情绪,还给家里另添了几分喜庆呢!前些年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实行“禁放”,利弊各有。近年以北京为首的多数城市由堵变疏,由“禁放”改为“限放”,既允许老百姓放又加强管理防止伤害,爆竹重回春节,大众无不拍手称好,这确实是一种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回归。
包饺子
过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这在中国源远流长。北京人有句名谚: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过嫂子。今天听起来觉得饺子怎么会是最好吃的呢,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呀?但你要知道,在古代生产落后烹调原始的情况下,饺子就算是很好吃的了。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叫牢丸、水角、馄饨、饽饽等。后来怎么叫饺子呢?饺的原名叫“角”,“粉角”即用面粉做的角,“水角”指用水煮的角,因北方人发音“角”“饺”相似,后来就说成“饺”子了。三国时《广雅》一书载:“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这个馄饨就是饺子,偃月就是指半月形。唐《酉阳杂俎》已有“笼上牢丸(蒸饺)”、“汤中牢丸(水饺)”的描述。
北方人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呢,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子时的时候吃它,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因此,饺子老少咸宜,贵贱无分。年三十晚上,慈禧太后要将宫中后妃和各王府的福晋(夫人)、格格(皇族女儿)全召到殿上,子时(十二点)一到全在长案上包饺子,包得又好又快的赏银子,接着众人一起吃饺子,光绪皇帝夫妇来给她拜年也是赐给“煮饽饽(饺子)”。京城民间更是“无家不饺子”,连那些种庄稼赶大车的汉子,老婆也要包一些四个车轮状的饺子给他吃,以求来年五谷丰登,车马平安。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墓中,木碗中就盛着饺子。难怪古人誉它为“天下通食”。
今天昌明盛世的饺子更是异彩纷呈。从馅来说,有鸡蓉、鲜虾、什锦、三鲜等上百种;从烹法来说,有汤煮、笼蒸、罐煲、锅贴等各法,速冻饺、即食饺等超市快餐产品也层出不穷。饺子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布神州。北京的饺子馆不下百余,京城“八大楼”之一的鸿兴楼饭庄,一两面能捏成25个小饺子,一个一种味道。西安唐城饺子馆的饺子宴名扬海内外,据说一些老外们吃的时候一边老叫肚子胀一边还拼命往口里塞。沈阳的“老边饺子馆”因煽锅蒸饺和炝鸡汤煮饺而闻名遐迩。天津清真“白记饺子馆”和太原“认一力饺子馆”也为华夏饺子上品,使路人垂涎因而门庭若市。广东粤菜中的鲜虾仁蒸饺有后来居上之势,北方人南下均趋之若鹜。
吃年糕
南方多数地区过年家家吃年糕。虽然现代我国年糕已有南式北式两派,但如同月饼一样,北式失于粗糙,口味逊远。南式年糕又以苏州、广东和宁波为最佳,味有咸甜淡,烹有煮炸炒,细而不软,味中有味,加之多种配料烹法,真乃中华一大美食。市场经济以后南北交通便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北方的超级市场也能买到南方可口的年糕了。苏州年糕有两千多年历史,驰誉南洋欧美不衰,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苏州古城在春秋时代为吴国国都。吴王阖闾命伍子胥修筑苏州城(城墙和各城楼),建成后吴王大喜,称为“阖闾大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夫差不听他的苦谏,将俘虏的越王勾践和范蠡放虎归山,骄奢狂妄,不防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与范蠢前来复仇,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国勾践和范蠡大军横扫而灭,夫差自杀身亡。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伍子胥的随从家人们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饥民饿解,遂名“年糕”。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传到全国各地,流传到今天。所以当您吃年糕的时候,别忘了“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及伍子胥忠肝烈胆的这些深刻的历史故事。
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古时候,有一个小妖怪叫“祟”,他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跑出来,偷偷的用手去摸熟睡了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户户的大人都在这天晚上点着油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说文解字》里说:“祟,神祸也。”指鬼神给人带来的灾祸。现代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鬼鬼祟祟”,这里的“祟”就是指的鬼。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大年三十的夜晚,他们怕那个小“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来和孩子玩。孩子玩着玩着玩累了就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油灯,那个“祟”刚伸手想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了一道道的闪光,吓得“祟”赶紧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就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都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那八枚铜钱是八仙过海里的八位神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另一种说法是:在过去的除夕夜里,各家有小孩子的,就用盘、盒等器具,装着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这有点像美国的“万圣节(即鬼节)”,小孩子们相约到各家去串门,每一家开门后都要给来的孩子们送一些巧克力点心之类的食品糖果等。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给压岁钱的方式。
我国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那时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到了唐代,宫廷里新春发钱之风盛行,民间也有了过年给小孩钱的风俗,当时给压岁钱的本意是长者给新生儿钱,来壮身保平安的。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子穿着赐给孩子们。到了清代,压岁钱又带上了驱邪、祈福的成分,清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里是指带方孔的铜制钱。民国以后,纸币代替了金属钱币,便改用红纸包封着以表示吉利。
清代吴曼云曾写诗描绘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因为“祟”与“岁”谐音,后来逐渐就演变为“压岁钱”了。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在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当代钱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送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古代是贴在门上而不是贴在屋里,古籍载“画虎于门”“贴画鸡于户上”。宋代发明了雕刻板画以后,称之为纸画。到了明代,开始有了“年俗画”的记载,但仍不叫做年画。直到清光绪年间“戊戌变法”时,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在搞“改良”,改良派提出年俗画应该配合社会改革,首选提出“改良年画”的主张。随即,天津杨柳青齐健隆画店首先刻印了一些反映禁吸鸦片、兴办学堂、女子自强等内容的宣传画,称为“改良年画”。从此,年画的称呼才使用开来。从清代中叶开始,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最为出名。二十年代初,上海开始出现用胶板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宣传广告。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裔社会仍在广泛使用年画。
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和一些封建迷信等。当代的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工艺到题材都丰富多彩,很受人们欢迎,广大农村的春节仍在普遍采用,并且作为旅游或工艺品出口到很多国家。
(注:本文1999年2月12日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压岁钱》这一部分,是2015年2月3日新写的,并加入到本文中去)
陈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