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2 月 9 日
一、“福”字的演变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图A),“福”是一个人双手虔诚地捧着一个酒坛子(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来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这个字发展到金文阶段,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如图(C),“示”由右移到左边,而“畐”由左移到右边,同时还省去了捧酒坛子的两只“手”,图中的酒坛子也变了,已放到“示”的右边来了。图(D)在“酉”、“示”的上面还加上了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图(E)的变化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又变化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会意形声字了。
二、“福”的字义
综上所述,福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会意:左边的示字旁,表示、展示、请示、宣示。右边的畐:一,指一个人,(有专家说古代一指房梁,有房子里面就会有人住);口,指人口,代表人丁兴旺;田代表田地,在农耕社会,这是最重要的财产,三者加起来就是一人一块田,人人有饭吃,岂不是“福”!形声:福字发“畐”(fù)音。
三、“福”字为什么不能倒着贴
古人过年最早是贴“对联”、“门联”,后来叫做春联,宋代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早期的春联。后来出现了在大门上贴福字。传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并且告诉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就会贴福字,这只是个民间传说。真正见诸于文献的,是在南宋周必大《玉堂杂记》中:“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近年国强民富,传统文化民俗复兴,贴福字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第一、我们贴福字的目的,是祈福,求平安、吉祥、富贵、健康。大门上的福字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吉祥临门。您把福字倒着贴,那就不是“福到”了,而是“福倒”了,把福倒掉了,没有福了,福跑到别人家里去了,那不是适得其反吗!倒贴反而是在断福求祸,多么不吉利不安全呀!
第二、我查了不少的古籍,特别是官方、宫廷的文字和文学著作,包括各种碑帖、字画,没有一个福字是倒着写或者倒着印倒着贴的。说明从古至今,官方的规范的福字,都是正着写正着贴的。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与符号,我们要爱护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中文,规范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我们的汉字。
在北京的恭王府里,有一座号称是“天下第一福”的石碑,它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一直是大清的国宝,曾珍藏于紫禁城内,后来几经辗转才藏于恭王府。以前过年时北京人常喜欢到“福字碑”前以求皇恩洪福,所以这里一到过年还常常排队参观。
到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的在恭王府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一块刻写着“福”字的石碑。看起来很像乾隆年间神秘失踪的“康熙御福”石碑,经多方考证,专家们确定这就是乾隆年间神秘失踪的那块石碑。周总理得知此事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朱元璋是从贫苦的老百姓“战斗”到皇位的,他有太多的艰难困苦。他登基后多疑猜忌,担心他人篡夺皇位,他不仅废除了丞相制度,又杀了很多位高权重的功臣,比如徐达、刘伯温等等。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剧照
他不好明目张胆的诛功臣,所以他就让人在要杀的人的门口贴上一个福字,这样就可以在晚上去抓人了。这个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马皇后那里,她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女人,不忍心看着功臣被杀害,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她打听到了皇帝想要杀的人,于是她就命令那个大臣住家附近一整条街上的人家门口都贴上福字。到了晚上御林军去了那条街上以后,发现家家都贴着福字,就找不到该杀的人了。
朱元璋听说满街都是福字后十分生气,于是就去那条街上查看。他看见有一家人家的福字竟然贴反了,就叫人拿下这家人准备问斩,这时马皇后出来说,这家人是故意这么做的,说这家人知道皇上要来,所以想沾沾皇上的福气,就把福字倒着贴了,这样就是福到了。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还赏了这家人很多银两,并且当时正好是过年的时候。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茶余饭后的传说故事,并不是史实,也没有什么意义。